狠狠的日_www一区二区_99精品99_久久久久综合_aaa在线_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船市觀察 > 正文

環渤海灣成世界級造船“金三角”
2011-04-19 08:24:30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出2006年到2015年,我國將重點規劃建設環渤海灣、長江口和珠江口地區三個現代化大型造船基地。現階段進展情況如何?4月10日,記者向工信部裝備工業司船舶處處長陳穎濤重點詢問了環渤海灣造船業發展情況。據介紹,環渤海灣造船基地是我國正在打造的三大現代化造船基地之一。目前,環渤海灣已建立起了包括科研、生產、配套、維修在內較為完整的船舶工業體系,一個世界級的船舶產業帶已經初步形成。據預測,到2015年,環渤海灣地區的船舶建造能力將達到1100萬載重噸,將有力拉動船用配套產品以及船用特輔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等相關產業。
遼東半島:形成船舶產業強勢集群
據遼寧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介紹,依托我國與日、韓造船強國形成的世界級“金三角”區位與資源優勢,遼寧重點打造大連、葫蘆(產品庫 求購 供應)島、丹東、盤營四大造修船基地,高標準、高規格布局一批船舶修造、海洋工程(船型 船廠 買賣)裝備制造及船舶配套項目,大力發展12個船舶配套產業園區,形成了集造船、修船、海洋工程、配套為一體的船舶產業集群。目前,遼寧擁有船舶工業企業200余家,力爭到2015年末,造船能力達到2000萬載重噸,造船產量達1500萬載重噸,經濟總量超1000億元,實現由造船大省向造船強省的跨越。
據了解,遼寧船舶工業企業主要分布于大連、葫蘆島、盤錦、營口等地。隨著遼寧省船舶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產業集聚水平進一步提高,已逐步建成大連灣、大連旅順、大連長興島、葫蘆島、遼河入海口(盤錦、營口)五大造船集聚區和10個專業化船舶配套園區。近年來,由中船重工集團、中遠集團、韓國STX集團、新加坡萬邦集團等世界知名企業投資建設的大型造修船及海洋工程項目紛紛落戶遼寧省。目前,環渤海區域的大連、葫蘆島、遼河入海口三大造修船基地實現了錯位競爭、均衡發展,沿海六市船舶工業發展方興未艾,其造船工業總產值、主營業務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緊隨上海、江蘇位居全國第三,行業發展勢頭十分強勁。
據介紹,大連船舶重工(位置 評論 新聞)是環渤海灣區域“龍頭”船舶制造企業,該企業通過加強管理、技術創新等手段,生產效率越來越高,造船速度越來越快,生產紀錄頻頻刷新,一些船舶的建造周期或技術已經逼近日韓先進船廠。利用良好的市場機遇,大連船舶重工在市場開拓方面也取得了成功,他們承接的30萬噸級礦砂船(船型 船廠 買賣)訂單填補了該公司的一項空白,而27艘18萬噸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的承接,則使“造船像造汽車”的專業化生產格局逐步形成。目前,該公司的生產任務已經排到了2014年。
這片造船“熱土”同樣吸引了中外造船“巨頭”紛至踏來,使得遼寧環渤海灣造船更具國際化色彩。全球最大的船舶上層建筑企業東方精工、世界第二大船用柴油發動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生產企業斗山(船機庫 位置)發動機以及主要從事船舶修造業務的大洋商船等船舶配套企業相繼落戶大連。被國內同行譽為“修船航母”的中遠船務工程集團總部也移師大連。韓國STX造船公司在大連長興島投資9.02億美元的造船廠已經完工,這是目前韓國企業在大連最大的投資項目,更為可喜的是,STX造船項目引來了40余家韓國知名船舶配套企業。目前,韓國STX船舶產業基地項目和20余個配套產品項目已經基本建設完成。
一批大型船舶產業建設項目正在建設之中。如投資38億元的中遠大連造船項目正在大連旅順口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船舶制造產業園積極推進,建成后年造船能力達到200萬載重噸,后期將采取滾動發展的建設模式,最終年造船能力將達到250萬至300萬載重噸;大連船舶重工新建的香爐礁船塢廠區船塢工程,是經國務院批準實施的重點建設工程,也是大連船舶重工為提升造船水平,擴大造船能力,達到年生產能力600萬噸目標而建設的30萬噸級船塢工程。該船塢建成后,將進一步提高遼寧省造船能力,拉長造船產業鏈。船舶工業已經成為遼寧省裝備制造業重點支柱產業。
津冀: 區域造船業“生力軍”
據河北省國防科工辦副主任徐振川介紹,國務院決定把環渤海灣建成現代化大型造船基地,這給河北省造船業帶來了巨大發(船機庫 位置)展機遇。于是,河北省提出了“打造秦皇島、唐山、滄州3個造船基地,謀劃2至3個船舶配套產業園區建設,加快山海關30萬噸船塢建設”的規劃。
河北省現擁有487公里的海岸線,9000平方公里的海岸帶面積,有黃驊港、秦皇島港和唐山港等國內大港,河北省又是鋼鐵制造大省,造船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現有船舶工業企業45家,其中普通造修船企業22家,漁船(船型 船廠 買賣)修造企業16家,船舶配套企業7家。 “十一五”期間,河北省依托山海關船廠(位置 評論 新聞)發展造船基地,建設30萬噸級船塢,形成年產100萬噸以上的造船能力,已建成船用鋼(產品庫 求購 供應)材處理中心等一批與造船業配套的企業。
如河北省山海關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投資20多億元修建的造船項目,已形成每年160萬噸的造船能力。這標志著該公司已成為渤海灣重要的造船基地。如今,河北正以山船重工(位置 評論 新聞)為依托打造百萬噸級造船基地項目,填補曹妃甸乃至河北省的造船空白。
業內人士稱,按照河北省船舶工業的發展規劃,除秦皇島外,還將重點發展唐山、滄州兩大造修船基地,建設五大船舶配套產業平臺,搭建一個船舶科研設計中心。另外,秦皇島、唐山、滄州三大造船基地將分別以山海關船廠、曹妃甸港和滄州港為依托,側重不同造船品種。其中,秦皇島基地以建造大型散貨船為主,唐山基地積極開發大型海洋石油平臺、FPSO等海洋工程船(船型 船廠 買賣)舶,滄州基地建造中小型船舶,三大基地分工明確,錯位發展。
未來河北船舶工業發展的藍圖是:以山海關船廠為龍頭,研發技術含量高、高附加值船舶,打造秦皇島、唐山、滄州三大造船基地;以華北柴油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廠為龍頭,研發船用中速柴油機,打造石家莊船用動力配套基地;以漢光機械廠為龍頭,研發船用導航(產品庫 求購 供應)設備,打造邯鄲船用電子配套基地;以風帆、金風帆集團為龍頭,研發大功率環保專用蓄電池(產品庫 求購 供應);以耀華玻璃鋼廠為龍頭,大力開發玻璃鋼船、玻璃鋼游艇(船型 船廠 買賣)和豪華玻璃鋼游艇項目;打造白洋淀、衡水湖玻璃鋼船制造基地等,力爭把河北省建設成環渤海灣地區船舶制造業的“生力軍”。
天津在環渤海區域造船業已形成相當集聚規模,濱海新區造船業在環渤海區域中的地位也逐漸凸顯出來。天津濱海新區的發展成為帶動區域船舶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十一五”期間,天津把臨港工業區建設成為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國際一流造修船基地,在滿足天津港發展需求的同時著眼于國際船舶市場,并帶動船舶配套產業的整體升級換代,其配套的鋼材、無縫綱管、工業泵、(產品庫 求購 供應)門、家具(產品庫 求購 供應)、裝飾、電器產品、舾裝(產品庫 求購 供應)件等產品和生產企業發展很快;船舶研發設計行業正在向更高端技術水平進發。
山東半島:凸現完整修造船產業體系
據山東省國防科工辦介紹,山東省正逐步成為環渤海船舶工業基地和世界造船“金三角”地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山東省船舶企業手持海洋平臺訂單13座,各類工程船舶訂單50余艘,總量在1000萬載重噸以上,工期已經排到了3年以后。
據了解,經過 “十一五”期的發展,山東省造船業累計完成投資500多億元,船舶工業發展已由過去單一造船,逐步發展成為造修船、海洋工程裝備、游艇制造及配套業協調發展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資料顯示,山東現列入統計范圍的船舶企業達到127家(其中造修船79家),實現工業總產值536.3億元、銷售收入515億元、利潤36.1億元。僅2010年,青島、煙臺、威海這三大造船基地實現銷售收入325億元,占全省的63%;實現造船完工量294萬載重噸,占全省的98%。
青島、煙臺、威海三大造船基地建設迅速。青島、威海均被命名為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青島開發區、即墨市、煙臺開發區、蓬萊市、威海開發區、榮成市“6個船舶工業聚集區”已初步形成集群效應。
近幾年來,山東中小船舶、海洋工程、船用動力及原材料“四大優勢產品”得到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集群效應。尤其是海洋工程裝備正成為山東船舶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如13座自升式海洋鉆(修)井平臺和50艘各類工程船舶的訂單,還有去年10月中國首座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船型 船廠 買賣)的交付使用,標志著中國已打破新加坡、韓國企業對高端海工產品的壟斷。
山東省造船行業戰略重組也明顯加快。中集集團、中海油、中石油、中航集團、中船重工等央企紛紛兼并重組了山東造船企業。如近期中航集團重組了威海船廠(位置 評論 新聞),河北建龍鋼鐵重組了青島船廠。此前,山東海岳進出口有限公司、日照造船廠等重組山東華海船業(位置 評論 新聞)有限公司,產能明顯增強。中集集團并購控股煙臺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大大加速了該省在海洋油氣裝備領域的發展步伐。
山東省國防科工辦有關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間,山東省造船業將由“小散弱”向“新特優”轉變,將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將其打造成為山東省船舶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重點扶持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15年,規模以上造船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將達1000億元,培育2到3家產值過百億的船企。